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
6月27日,由四川省纪委监委指导,成都市纪委监委、成都市委宣传部、成都市文联、成都市文广旅局出品,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作演出的大型历史廉政题材话剧《苍生为念》,作为文化和旅游部“新时代廉洁文化优秀作品展演展示”活动特邀剧目,在中央歌剧院剧场倾情上演,观众反响强烈。该剧以晚清名臣丁宝桢为创作参照,通过话剧艺术的形式将丁宝桢的故事搬上舞台,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。
图据受访者
历史人物
焕发时代精彩
丁宝桢以清廉刚直著称,其任四川总督十年间整顿盐政、修缮都江堰、创办机器局,政绩斐然,史载其“性严毅,清介自持”,斩杀慈禧宠宦安德海,更显其铁腕风骨。
这些史实成为文艺创作的天然富矿。《苍生为念》聚焦丁宝桢在四川总督任内十年的改革历程,采用明线与暗线交织的表现手法:明线以丁宝桢的政治生涯为主线,展现他在晚清腐朽政治生态中坚守初心、廉洁奉公的动人故事。暗线通过丁宝桢与儿子的书信往来,展现了他对家风的重视和优良品德的传承。
剧中台词设计上,文白相间的语言肌理中巧妙糅合四川方言,既坚守历史质感,又通过瓜二等市井人物的诙谐表达,形成民间智慧与官场生态的微妙对话。
这种多维度的艺术处理,使严肃题材兼具戏剧张力与地域生命力。
图据受访者
此次进京展演前,剧组对细节进行了精心打磨。演出现场,当丁宝桢掷地有声地说出“我之作官,志在苍生,他无所问”这句台词时,台下不少观众为之动容。
舞台上,演员以饱满的表演张力,将丁宝桢面对权贵时的铁面无私、面对百姓时的赤子之心刻画得淋漓尽致。舞台下,观众沉浸其中,掌声不断。演出后,不少观众表示,每个人都吃过宫保鸡丁,没想到创造这道菜的老头原来有这么多的廉洁故事。
诠释名菜宫保鸡丁
背后的廉洁故事
“凡有害民者,必尽力除之;有利于民者,必实心谋之。”《苍生为念》以清代名臣丁宝桢在四川总督任内的十年为背景,通过艺术化的手法,再现了丁宝桢在四川整顿吏治、惩治贪腐、兴修水利的动人事迹,生动诠释了“清廉报国,不负家国”的深刻内涵。
廉洁文化,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,始终在创新中发展,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。《苍生为念》的创作匠心,在于通过丁宝桢家书原文的引用和“宫保鸡丁”等生活化场景的细腻呈现,打破历史人物的扁平化塑造。
这些充满烟火气的细节,既展现其作为普通人的温情一面,又让历史人物可感可知——剧中丁宝桢严于律己的为官之道,正源于“修身齐家”的朴素家风。这种艺术处理,不仅让历史人物鲜活可感,也使廉政精神跨越时空直抵当代观众内心。
作为成都廉政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文艺成果之一,《苍生为念》将历史题材与廉政教育深度融合,让清廉文化“活”起来、“动”起来,使廉洁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。
四川自古人文荟萃,廉洁文化源远流长。从诸葛亮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的《诫子书》,到苏轼“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”的为官之道,再到丁宝桢“做官讲操守,必须穷而益坚,分毫不为外物所摇夺,斯为真操守!”的务实作风,天府文化中始终贯穿着崇廉尚实的精神脉络。这次话剧《苍生为念》挖掘本土历史人物的廉洁故事,是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在地化、具体化的重要实践。
近年来,成都通过舞台剧、影视、音乐、文学等多元文艺形式,创新传播“天府文化”,形成了一批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审美的精品力作。其中动画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总票房已突破159亿元,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5。它不仅树立了中国动画电影新标杆,也是成都开放包容创作环境、产业圈链有机融合的集中体现,是电影与城市的双向奔赴。
十大正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